问题 |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常见情况包括:
首先,当被监护人取得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自然应当随即结束。 这其中包括未成年人成长至成年阶段开始拥有完整的民事行为实力,以及成年后的精神病患者恢复了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况。 其次,若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中的任何一方不幸离世,那么监护权也将自动停止行使,监护关系随之终止。 此外,倘若监护人自身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无疑意味着其原本所具有的监护职责已经无法实现,因此监护关系便应依法予以终止。 再者,监护人如果深思熟虑并经过适当程序决定放弃监护责任,监护关系亦有可能面临终止。 在指定监护人的情况下,放弃监护需要通过沟通协商或者发起诉讼请求交由法律审判机构裁断,否则单方面的辞任并不产生实际效果。 最后,当监护人因未尽到监护义务或侵害了被监护人的权益而引发其他利害相关方的举报投诉,经审查核实后,他们有可能被法院剥夺监护资格,从而使监护关系走向终结。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认定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情形。 监护关系终止后,被监护人仍然需要监护的,应当依法另行确定监护人。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