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
分类 | 劳动纠纷-工资福利 |
解答 |
员工无论再怎么忠心于自己的公司,核心的问题都是在于通过更好的完成手头的业务而获取公司给予的正当的报酬。如果公司经常给员工拖欠工资,不要说是普通岗位的员工,相信就算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也不会允许不发工资白给公司提供劳动力的。那么,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一、拖欠工资的法律问题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九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我国劳动法当中是支持员工对拖欠工资进行维权的这种做法的,一般当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的时候应该先向当地的社保局投诉,有了社保局的介入和参与以后,应该公司肯定就会及时的将拖欠的工资发放给员工的。如果劳动仲裁的方式都没能够很好的解决拖欠工资的这件事情,通过民事诉讼不但可以要求返还拖欠的工资,符合相关规定的,甚至可以让公司赔偿自己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