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构成根本违约罪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违约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现行的中国法律体系之中,并无名为“根本违约罪”的具体罪名设定。
然而,在民法领域内的合同法规则中,对于“根本违约”情况却有明确的界定。 所谓根本违约,乃是指一方违背其签署的合同义务所造成的另一方无法获得其根据合同本应享有的利益,从而使后者承受实际失去既得权益的损害。 为了准确判断何种情况可被视为根本违约,必须将违约行为的严重性以及此违约行为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损害后果,和违约方对于违约可能引发后果的事先知晓与否等多个因素纳入考量范围。 换言之,如果违约行为所涉的标的额或金额相较整个合同总额占据相当比例; 或是该违约对于实现合同预定目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亦或违约方存在恶意违约行为,严重背离了签订合同时的初衷等,这些无疑都可视作构成根本违约的重要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非违约方依法享有解除合同并且追索相应损失赔偿的权利。 但是,我们务必要强调的是,在具体案件的判定过程中,还是要依据合同条款约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具体事实情况作出深入而详尽的分析才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