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人能支配自己财产吗 |
分类 | 损害赔偿-财产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未成年人在财产支配方面有一定的权限。
这取决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备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 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像接受他人的赠与、获得奖励等这类行为,是完全有效的。 这是因为这些行为不会给未成年人带来负担或风险,纯粹是受益的。 其次,对于与他们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日常消费行为,这是因为这些行为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合理的消费行为。 然而,当涉及到重大的财产处分行为,如转让大额财产时,情况就不同了。 此时,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认。 法定代理人肩负着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权益的重要责任,要确保未成年人的财产支配行为是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 总之,未成年人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支配自己的财产,但这必须在法定代理人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 法定代理人要根据未成年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让他们参与到财产管理中,既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又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和责任意识。 案情回顾: 小朱(10岁)接受了他人赠与的玩具(纯获利益行为),后小朱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购买了昂贵的电子游戏设备(重大财产处分行为),引发争议,即小朱此购买行为是否有效。 案情分析: 1、小朱接受赠与的玩具行为有效。因为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接受赠与不会给小朱带来负担或风险,所以该行为完全有效。 2、小朱购买昂贵电子游戏设备的行为效力待定。因涉及重大财产处分,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时,该行为处于效力待定状态。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