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事故中精神残疾的赔偿方法是什么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评估赔偿金额需参照以下准则:
首先,从受害者的层面出发,主要考虑如下几个要素: (1)受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 这是指,在受害人或其代理人正式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后,人民法院才会对该事宜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 如果受害者或其相关人士并未提出此类请求,那么法院自然不会对此采取任何行动。 (2)受害者的精神伤害程度。 具体关注的是,加害行为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害究竟为长期性的,还是暂时性的; 是否对受害者的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学术研究产生了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等等。 (3)受害者在社会中的地位、社交影响力、名声、年龄、家庭背景等等。 其次,再转向加害者的角度,主要聚焦于以下几项: (1)加害者的过错程度。 这里涉及到的过错责任仅仅限于过失范围内,并不包含故意情况。 因为若加害者明知故犯地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害他人,这将上升至刑事犯罪的层次,而非单纯的民事侵权行为。 所以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额度时,必须充分权衡加害者过错过大与否的问题,同时也要留意受害者有没有过错,如有,应适当减轻加害者的赔偿责任,即实行过失相抵原则。 (2)加害者的经济承担能力。 如果经济实力较强的话,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赔偿金; 反而言之,若经济承受能力较弱,则应对赔偿幅度作出适当调整。 最后,从客观性角度出发,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因素: (3)加害行为引发的后果。 (4)社会经济环境的脉动。 (5)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