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继承权只有死后才生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继承权,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后才会生效,下面为你详细解析:
一、继承权的性质 继承权本质上是一种期待权。 在被继承人还在世时,继承人的继承权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预订了一份礼物,但在礼物真正送到自己手上之前,这份礼物还不一定完全属于自己。 只有当被继承人死亡这一法律事实发生后,继承权才会从期待权转变为既得权。 此时,继承人才真正拥有了实际行使继承权的权利,就如同礼物送到手中,确定属于自己了一样。 二、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有明确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这里所说的死亡,包含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种情况。 自然死亡很好理解,就是生理上的生命终结;而宣告死亡是在特定法律程序下,对失踪达到一定期限且符合法定条件的人,依法推定其死亡。 在被继承人死亡前,遗产的范围和具体内容都无法确定,继承人也就无法实际取得遗产的所有权。 三、实际意义 规定继承权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生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能确保遗产的范围和价值在继承开始时得以明确确定。 另一方面,这能有效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在被继承人还在世时,就因为遗产问题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纠纷,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亲拥有一套房产,在父亲在世时,小朱认为自己将来肯定能继承该房产,便想提前进行装修入住,遭到父亲反对。后来父亲去世,小朱与弟弟小李就房产继承产生争议,争议点在于小朱能否在父亲去世前就行使继承权。 案情分析: 1、在小朱父亲在世时,小朱的继承权处于期待权状态,此时遗产范围和具体内容不确定,小朱不能实际取得房产所有权,所以父亲反对其装修入住是合理的。 2、小朱父亲去世后,继承权转变为既得权,小朱和小李此时可依法确定各自对房产的继承份额,按照法律规定来解决房产继承争议。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