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约定财产有法律效力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约定财产的法律效力相关说明
1.约定财产的法律基础: 约定财产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按照法律规定,夫妻双方能够以书面形式,对婚前各自拥有的财产,以及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作出约定。 2.有效约定的条件: 该约定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即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只有这样的约定,才会对夫妻双方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在实际生活中,双方需依照约定去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3.举例说明: 比如,夫妻双方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只要符合上述条件,这种约定就是有效的。 在面临离婚情况时,双方就应当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处理财产。 4.涉及第三人利益的情况: 若约定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那就需要第三人知晓并认可该约定,不然此约定可能对第三人不发生效力。 总之,合法有效的约定财产协议能够清晰明确双方的财产权益,从而避免在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结婚前,书面约定婚前各自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婚后,小朱向小胡借款,到期未还。小胡起诉要求用小丽的财产偿还,争议点在于此约定能否对抗第三人小胡。 案情分析: 1、小朱和小丽关于财产的书面约定,若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对他们双方有法律约束力,在婚姻关系中双方应按约定履行权利义务。 2、但涉及第三人小胡利益时,因小胡不知晓也未认可该约定,所以此约定对小胡不发生效力,小胡有权要求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借款。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