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共同财产如何执行财产保全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1.明确财产范围:在涉及家庭共同财产的财产保全时,首先要清楚其范围。
家庭共同财产通常包含夫妻共同财产等,这就需要仔细甄别,确定哪些财产属于共同财产。 比如夫妻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车辆,以及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积累的存款等,都可能属于共同财产。 2.申请与担保: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并提供担保。 担保形式多样,现金、房产等都可以。 提供担保是为了确保申请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让法院能够放心受理申请。 3.法院审查与裁定:法院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若符合条件,就会作出裁定并采取保全措施,像查封房产、扣押车辆、冻结银行账户等。 4.区分个人财产:执行财产保全时,要特别注意区分夫妻共同财产中另一方的个人财产,避免对其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5.期限规定:财产保全措施应在合理期限内实施,一般不超一年。 如需继续保全,要在期限届满前申请续行保全。 执行家庭共同财产的财产保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保障财产安全和当事人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是夫妻,因经济纠纷,小朱欲申请对家庭共同财产进行保全。争议点在于部分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如小朱婚前房产婚后增值部分。小朱向法院申请并提供房产作担保,法院审查后裁定保全,查封房产、冻结账户。但执行中对小李个人财产界定存分歧。 案情分析: 1、确定财产范围时,对于像婚前房产婚后增值部分这类存在争议的财产,需依据相关法律判断是否属于共同财产,如是否有共同还贷等情况。 2、申请与担保环节,小朱提供房产担保符合要求,确保了申请的合理性。 3、法院审查裁定符合程序,但执行时要准确区分个人财产,避免损害小李合法权益。 4、财产保全应在一年期限内完成,如需续行要及时申请。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