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购买的房屋,如何弄成个人的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将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变为个人财产,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1.夫妻财产约定: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通过夫妻财产约定来实现。 夫妻双方需签订书面协议,在协议中清晰、明确地约定该房屋归一方所有。 这份协议要详细写明房屋的具体信息,如位置、面积等,确保约定内容准确无误。 2.保留出资证据:若房屋仅由一方出资购买,那就要妥善保留出资凭证等相关证据,以此证明该房屋的全部出资都来源于这一方。 比如购房款的转账记录、收据等,日后若出现房产归属争议,这些证据就能有力地支持出资方主张房屋为个人财产。 3.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夫妻双方需共同前往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将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 办理时要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像财产约定协议、出资凭证等。 需注意,不同地区规定可能不同,实际操作时要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及不动产登记部门要求。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丽是夫妻,二人有一套共同财产房屋。后小朱想将房屋变为自己个人财产,便与小丽签订财产约定协议,但协议中房屋位置信息写错。小朱主张自己独自出资保留了相关凭证,且二人去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时,登记部门因协议有误未予办理,双方就房屋能否变为小朱个人财产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夫妻财产约定方面,协议中房屋具体信息错误,可能导致该约定的效力存疑,无法准确认定房屋归属。 2、保留出资证据虽能证明小朱出资,但房屋初始为夫妻共同财产,仅出资证据不足以完全支持房屋变为其个人财产。 3、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未成功,在未完成合法登记手续前,房屋难以确定为小朱个人财产。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