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如何不被分割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婚后,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在离婚时是需要进行分割的。
然而,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这些财产在离婚时可不参与分割: 其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从其成为婚前财产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归属于这一方所有,即便到了离婚的时候,也不会纳入分割的范围。 比如,一方在结婚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等,其所有权始终属于该方。 其二,当一方因遭受人身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像因工伤而获得的相应赔偿款等,这类财产属于个人财产性质,在离婚时不应进行分割。 它是对因受伤而遭受损失的一方的一种补偿,专门用于弥补其因伤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等。 其三,若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某些财产只归一方所有,那么按照约定,这些财产就归该方所有,在离婚时也不参与分割。 例如,一方的父母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一套房产赠与该方,且明确其为该方个人财产,那么在离婚时,这套房产就不会被分割。 其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像个人的衣物、化妆品等,这些是仅供该方使用的物品,在离婚时归该方所有,无需参与共同财产的分割。 总之,要想让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不被分割,就必须能够证明该财产属于上述法定的不参与分割的情形之一。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财产的归属符合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的意愿。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结婚后又面临离婚。小朱称自己婚前购买的房产不应被分割,但小李认为婚后财产都应分割。同时,小朱曾因工伤获得一笔赔偿款,小朱主张这也不应分割,而小李不同意,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婚前购买的房产,按照法律规定属于婚前财产,在离婚时不应纳入分割范围。 2、小朱的工伤赔偿款,这属于一方因遭受人身损害而获得的赔偿,性质为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应进行分割。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