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网络骂人导致他人死亡,我是否会坐牢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首先,必须依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审视评估,其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当行为人为被告时,如果他们明确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对方患有高风险疾病,例如严重心脏病。 在此类情况之下,由于其言论引诱导致他人死亡,则他们的行为可能在主观上构成了过失犯罪或故意犯罪,因此,必须对此承担相对应的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2.假设行为人并不清楚知晓对方有关健康状况的详细信息,那么此时由于缺乏行为人的主观要素,导致产生的死亡后果便属于意外事件,从法律层面来看,行为人无需为此承担刑事责任。 3.如果双方当事人处于公开场所,言辞恶劣激烈,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人身攻击和诋毁,使受害人难以承受其人格最终离世,那么行为人就应当对此负刑事责任。 其次,关于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之间的判断依据如下: 1.这两者在行为的严重性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仅遭受“造成一定影响”的欺凌行为的可以被视为民事侵权行为; 但对于构成侮辱罪的行为来说,则必须是涉及到情节较为严重的不当行径。 2.另外,在行为的对象选择上也有所差异。 侮辱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作为自然人的单个个体; 然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却可能包括法人在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我国各类民事主体都依法享有名誉权,因此禁止任何形式的侮辱、诽谤动作来损害公民、法人的正当名誉。 3.最后,对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 对于侮辱罪的发起人而言,他们的主观意愿必须是直接且明显的; 而在民事侮辱侵权行为中,行为人的主观意识既可能包含故意,也可能包含过失。 也就是说,只要民事侵权行为人有过错,并且在此基础上给他人的人格那他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