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受贿一万元构不构成受贿罪如何判断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以及第三百八十三条的明确规定,对受贿罪实施处罚时,主要基于受贿所得金额与案情的严重程度予以判定。若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例如,一万元,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受贿罪的刑事指控。但是,最终是否构成犯罪仍需深入考虑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诸如是否存在索贿行为、是否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之前主动坦白交代罪行、是否表现出真实而深刻的悔过之意、是否积极退还赃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若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坦白罪行、真心悔过、积极退还赃款,同时又能尽力避免或减少由此引发的不良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相关规定,可以依法从轻、减轻甚至免于刑事处罚。然而,若受贿金额极为庞大,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可能会面临无期徒刑乃至死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要没收全部个人财产。因此,判断是否构成受贿罪,必须全面考虑到受贿金额、是否存在其他加重或减轻情节等多重因素。如果涉案金额为一万元,确实属于较大范围,且不存在任何减轻情节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受贿罪。然而,最终的裁决结果仍然要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后才能做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