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海关行政取保候审条件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在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情况下,海关才会批准采取行政取保候审措施:
首先,收发货人需要在准确确定了货物的商品归类、进行了适当的价值评估并提交了有效的报关单证或完成了其他必要的海关手续之前,提出放行货物的请求; 其次,收发货人需提供与其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相匹配的担保; 再次,除非法律、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可以免除担保,否则必须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担保; 此外,若法律、行政法规对于履行海关义务的担保事项有特殊规定,则须严格遵照执行; 最后,当国家对进出口货物、物品实施了限制性规定,且收发货人未能提供所需的许可证件,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得提供担保的其他情形时,海关将无法批准担保放行。总而言之,海关行政取保候审的条件涵盖了担保的提供、法律义务的履行以及对相关限制性规定的遵守等多个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六条在确定货物的商品归类、估价和提供有效报关单证或者办结其他海关手续前,收发货人要求放行货物的,海关应当在其提供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相适应的担保后放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免除担保的除外。
法律、行政法规对履行海关义务的担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国家对进出境货物、物品有限制性规定,应当提供许可证件而不能提供的,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担保的其他情形,海关不得办理担保放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