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院强制执行还是不给工资怎么办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当法院强制执行后,被执行人依旧不支付工资,可参考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
一、查找财产线索 积极协助法院寻找被执行人可能存在的其他财产信息。 例如,留意其是否有银行存款,可通过查询其开户银行及账户交易记录来确定;关注其名下是否有房产,包括住宅、商铺等,了解房产的具体位置、面积等详细情况;查看是否有车辆,明确车辆的品牌、型号及登记信息;还有股权方面,调查其在哪些公司持有股份及份额等。 将这些线索及时提供给法院,法院便能据此进一步采取查封、扣押、拍卖等执行措施,从而保障工资的支付。 二、司法拘留 针对那些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法院有权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司法拘留期限一般为15日以下。 这种措施能给被执行人施加一定压力,迫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三、追究刑事责任 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且情节严重,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此时,可要求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将相关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会依法展开调查,一旦证据确凿,将追究被执行人的刑事责任。 通过这些方式,能有效加大对被执行人的威慑力,促使其尽快支付工资。 案情回顾: 小朱起诉小李索要工资,法院判决小李支付后强制执行,但小李依旧不支付。小朱协助法院查小李财产线索,法院却未查全;小朱认为应拘留小李,法院未及时采取措施;小朱主张追究小李刑事责任,法院也未移送案件,争议点在于各项措施未有效落实。 案情分析: 1、在查找财产线索方面,小朱虽积极协助,但法院可能存在工作疏漏,未全面排查小李财产,应更严谨地根据线索展开查封、扣押等措施。 2、对于司法拘留,若小李确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应及时采取拘留措施,给其施压促其履行义务。 3、若小李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院应按规定移送公安机关,加大威慑力促使小李支付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