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分类
解答

依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我国劳动者的基本义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履行劳动义务

    我国《劳动法》第3条第2款明确规定: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完成劳动任务,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依据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给付的活动。完成劳动任务与劳动者享受工资、休息休假以及社会保险待遇等各种劳动待遇是一种对价关系,因此是劳动者应积极履行的主要义务。劳动者积极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要求劳动者必须全面的、保质保量地完成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的劳动内容。但是,劳动关系的属人性决定了劳动者必须亲自履行劳动的义务,不得随意转让劳动的义务,也不得随意找他人代替劳动。

二、不断提高劳动技能

    我国《劳动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技能。劳动技能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岗位对劳动者素质方面的要求,在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职业和岗位迫使劳动者不断更新和提高劳动技能,否则就难以胜任工作。除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外,作为劳动者本身应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劳动技能。

三、认真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

    我国《劳动法》第56条第1款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也作了许多具体规定。劳动安全技术规范是国家和相关生产行业为了防止和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伤亡事故,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规定的有关组织和技术措施方面的各种法律规范。劳动生产活动的安全卫生一向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劳动安全卫生的保障既是保护劳动者自身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维护生产秩序的基本要求。因此,劳动安全卫生的保障既是国家和用人单位的责任,也是劳动者的义务。

四、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我国《劳动法》第3条第2款规定: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是社会劳动的基础,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必要的制度。它要求劳动者在职业劳动过程中遵守一定的规则,按照规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劳动纪律通常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形式表现,是在用人单位的主持下依法制定的。劳动者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是同劳动者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职业道德比劳动纪律对劳动者的要求层次更高,可以弥补劳动纪律的不足。遵守职业道德要求劳动者在从事劳动的过程中应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用人单位以及对其他劳动者负责的基本态度。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我国法律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其他义务。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劳动者有参加社会保险的义务、劳动者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等等。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22: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