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酒托诈骗一般判几年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酒托诈骗一般判几年刑? 1、酒托诈骗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被诈骗财物后,无论是否能够顺利追回被骗财物,都应当第一时间报警,维护合法权益。 受害人应尽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关的线索,以促进其侦破案件,以利于被骗财物顺利追回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的,依据《刑法》266条追究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依法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并认定其诈骗事实后,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如果赃款已经被挥霍殆尽,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赔。 二、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不同、行为手段不同、侵犯客体不同等。 1、直接目的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直接目的是获取非法利益,不是占有所吸收的存款;而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集资款为直接目的。 2、行为手段不同 集资诈骗罪采取欺诈的手段,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不以诈骗为手段。 3、侵犯客体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金融的管理秩序,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 三、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不同、侵犯的对象不同、客观方面不同等。 1、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罪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3、客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集资诈骗罪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 4、诈骗数额不同 诈骗罪的数额一般都比后罪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集资诈骗罪的起刑点比后罪的起刑点低; 5、犯罪主体不同 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属于单一主体;而集资诈骗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属于复杂主体。 不管采取的诈骗方式是什么,只要已经被法院认定为犯了诈骗罪,那么通常情形下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阅读此文后,如果对酒托诈骗一般判几年刑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