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注意什么
分类 行政类-行政诉讼
解答

一、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注意什么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要注意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二、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怎么审查

法院审理行政诉讼:

一是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

二是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三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组成三人以上单数的合议庭,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

四是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

三、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有什么区别呢

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主要区别在于:

1.刑事案件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受到了侵害。而行政案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

2.刑事案件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进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事处罚。而行政案件则是依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起诉,由法院来立案处理行政上的争议,确认、撤销或变更行政行为。

3.刑事案件中,当事人是公诉机关或自诉人、被告人、被害人。在行政案件中,原告是公民或组织,被告是行政机关。并且行政机关是不可以起诉公民或组织的。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法律问题,所以应该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以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相信上面文章的内容已经对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注意什么的问题作出了解答,如果您还需要咨询相关的其他问题,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