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捡到他人物品不归还,是否违法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捡到他人物品不归还,是否违法 拾得他人之物且拒绝返还者,无疑涉及法律责任。 倘若所遗失之物具有极高经济价值,此时此类行为甚至可能触犯刑法。 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律条规定,擅自将受托于自己保管之他人财物据为已有,且收受金额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仍然拒绝偿还者,将面临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 如若该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它比较严重的情节,当事人便会被判处为期二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等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二、捡到他人物品不归还如何定罪 关于不当得利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民事法律法规,不当得利的成立具有返还义务。若在得利金额巨大时,获益方仍拒绝返还既定利益,此时便可能构成侵占罪。例如,因拾取遗失物品而擅自据为己有的情况,即属于不当得利之例。 关于侵占罪,其全称为“侵占罪”,它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付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同时又拒不交还的行为。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依据我国现行民法规定,当人们拾得他人遗失物品时,应视为不当得利,并负有返还给原权利人的义务。若无法找到失主,也应将该物品上缴至相关部门。倘若拾得者对遗失物拒不归还,那么他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侵占罪,从而导致行为人面临拘役乃至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对于遗失的贵重物品,若被人拾到后却拒绝返还,便不仅仅是触犯了民法领域的法律原则,有可能会引发刑事罪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若行为人擅自侵占了受委托人的财务并且所涉金额达到了法定标准,那么不论其事后是否选择偿还,都必须接受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惩罚;而如果其侵占的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极其恶劣,则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二至五年有期徒刑以及相应的罚金刑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