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职务侵占罪公诉还是自诉案件 职务侵占罪作为严重侵犯法人财产权的公诉案件,特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内部职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而采用不正当手段擅自占有相关单位资产达特定额度以上之行为。 对于这类性质恶劣的犯罪行径,检察机关通常会以国家法律捍卫者的身份,代表国家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请求,依法对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贪污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在实施犯罪的主体方面,诈骗罪的实施者可以是任何自然人,而职务侵占罪的实施者则必须满足特定条件,那就是必须是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担任与其职业相关岗位的工作者(注: 这里不包括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的从事公务员工作的人员以及这些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组织从事公务的人员。 因为这些人可能会涉及贪污罪)。 其次,这两种犯罪针对的侵害对象不同,诈骗罪损害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职务侵占罪所侵害的则是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公司、企业的财产权益。 最后,从行为手法上看,诈骗罪主要是通过虚构事实或掩盖真相等手段进行诈骗活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骗局,然而职务侵占罪则是犯罪嫌疑人利用自己在特定岗位上所拥有的职权,对本单位的财务制度和财产管理中的一些漏洞与疏忽进行充分利用,以达到获取个人利益的目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是法条竞合吗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两者并未构成法律规定中的法条竞合关系。法条竞合,是指一起犯罪行为触及了多个彼此包容或重叠的具体犯罪条例,依照现行法律规范应选择其中一项条例进行判罚的现象。具体而言,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是其他特定单位内的人员,借助其职务上所拥有的职权,将该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相比之下,盗窃罪则是以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为目的,采用隐蔽手段秘密窃取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这两种犯罪在犯罪主体以及犯罪手段等诸多层面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在职务侵占罪中,犯罪的实施者必须是特定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并且他们必须是通过职位赋予的权力来实施违法行为;然而盗窃罪的犯罪主体则更为广泛,任何自然人皆可成为此种犯罪的实施者,犯罪手法也多为暗中偷盗。因此,从这些角度来看,两种犯罪之间并不具备法条竞合的特点。 职务侵占罪作为严重侵犯法人财产权的公诉案件,特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内部职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而采用不正当手段擅自占有相关单位资产达特定额度以上之行为。对于这类性质恶劣的犯罪行径,检察机关通常会以国家法律捍卫者的身份,代表国家向司法机构提出诉讼请求,依法对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进行刑事追责。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