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诈骗罪以损失定罪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合同诈骗罪以损失定罪吗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并不仅仅取决于被害人所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是指以谋取非正当利益为目的,在签署以及履行相关经济合同的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采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另一方当事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交付财产,从而达到非法占有该财产的目的,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的严重违法行为。在对案件进行定性和量刑时,需要全面分析和评估各种相关因素,包括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图、具体实施的行为方式、采取的诈骗手法、给受害人带来的实际损害及其程度等等。因此,损失虽然是衡量犯罪情节轻重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但绝非唯一决定性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诈骗罪不仅看损失,更依《刑法》第224条。它指以非法利益为目的,在合同签署和履行中,通过欺骗手段使对方误判并交付财产。定性和量刑需全面评估主观意图、行为方式、诈骗手法及实际损害等。损失是参考指标,非唯一决定因素。 二、合同诈骗罪定罪量刑标准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深入理解合同诈骗罪的内涵。 此罪名是指犯罪嫌疑人为了个人私欲,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各种形式的合同过程中,通过欺骗行为获取对方当事人财务,且涉案金额足够大。 其次,当案值达到相应标准时,法律会给出明确的处罚规定。 具体而言,这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若涉及到数额较大的财产损失,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而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犯罪情节的,则可能受到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缴纳相应的罚金。 值得一提的是,当诈骗案立案后,司法机构会依据实际情形展开深入的调查取证工作,尤其是在追讨被犯罪分子侵占的款项上,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经过公正的财务评估确认后,可以采用举证的方式退还给受害者。 具体的执行方案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概括地说,当代社会环境下,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网络工具,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风险也相当高。 例如,网络诈骗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动常常使受害者陷入难以追偿资金的困境。 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权益受损。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合同诈骗罪公安管辖地是哪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合同诈骗罪由犯罪行为发源地或结果发生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管辖。犯罪行为发生地涉及犯罪行为的施行地点及与其相关的准备地、起始地、途径地、终结地等各个环节。而犯罪结果发生地则包括了犯罪对象遭受侵害的地区、犯罪所得实际获取的地区、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等多个方面。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在处理该类事件时具有更佳的优势,那么也可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管辖。居住地包含了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两种类型。经常居住地则特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后,持续一年以上在此地居住的地方。然而,如有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特定犯罪事件的管辖权做出特殊规定,应遵循其具体规定执行。 合同诈骗罪不仅看损失,更依《刑法》第224条。它指以非法利益为目的,在合同签署和履行中,通过欺骗手段使对方误判并交付财产。定性和量刑需全面评估主观意图、行为方式、诈骗手法及实际损害等。损失是参考指标,非唯一决定因素。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