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要怎么赔偿 |
分类 | 劳动纠纷-劳动合同 |
解答 |
一、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要怎么赔偿 关于预提解除劳动合同所涉及的赔偿事宜,务需依据详细情境进行审查判断。 若是因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而导致的解约行为,劳动者有权选择要求其继续履行原合约条款或索取赔偿金额,且赔偿金额应以经济补偿基数为基础,乘以二作为最终赔偿数额。 若系由劳动者个人自愿申请离岗,一般情况下将不会有任何赔偿措施提供; 然而,如若用人单位未能依照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尽职提供充分的劳动保护手段与良好的劳动环境,或者在支付薪酬款项时不能做到及时、足额发放,那么在此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合约并申请相应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则以劳动者在本企业中服务年限为准,每满足一整年便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额度的补偿费用,以此类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标准是什么 在个体劳动者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期期间,若公司出于任意原因决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将视作违反法律法规解除此项劳动合同。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需向受影响的员工支付2倍于经济补偿金额的赔偿费用。 若针对此类情形,公司未能提前30日告知相关劳动者,则应额外支付给他们一个月的薪资作为替代通知金。 然而,若劳动者存在有违《劳动合同法》第39条所述之情形,那么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时,将无需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金,且亦无须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该劳动者关于解约事宜。《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关于劳动合同的提前终止,主要分为劳动者单方提出以及用人单位单方决定两种不同的情形。 就劳动者而言,如事先想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提前至少30天向用人单位递交书面通告方可生效;而在试用期阶段,劳动者只需提前3个工作日告知用人单位便能实现合同的解约。 然而,如果是由于用人单位未能按照已签订的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内容为员工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或相关劳动环境、或是未能按时且足额地支付员工应得的薪资福利待遇等原因导致员工希望提前解除劳动关系时,那么他们可以选择随时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达成提前解除的目的。 而在用人单位这一侧,他们享有对员工试用期表现进行考核的权利,如果发现员工并不符合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所设定的录取条件、甚至于在工作过程中严重违反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等行为,则可以提前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不过,用人单位在行使这种权利时需要准备充足的证据加以佐证,并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来进行,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非法的解除方式,面临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风险。 最终,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都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条件和流程去操作,以避免可能出现的纠纷和冲突。 预提解除劳动合同赔偿依情况判断。用人单位违规致解约,劳动者可选继续履约或获二倍经济补偿。劳动者自愿离岗一般无赔偿。用人单位未提供劳动保护等,劳动者解约可获经济补偿,每满一年付一月工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