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资金罪后有归还义务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职务侵占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资金罪后有归还义务吗 挪用资金罪的归还义务 对于那些因不当使用公款而遭受法律制裁并最终被判处徒刑的人来说,他们仍然需要偿还所欠下的款项。尽管这些人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刑事责任的代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因此而摆脱掉应该承担的民事责任。在服刑期满之后,他们依然需要承担起归还被挪用公款的民事责任,并且仍然具有还款的义务。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二、挪用资金罪可以判缓刑吗 若犯挪用资金罪者,其受刑法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且满足以下条件,便可能被判决缓期执行: 1.犯罪行为情节轻微; 2.存在希望从罪行中得到教训并遵守法纪的自愿悔过之意态; 3.在社会上无再次犯罪之明显危险性; 以及4.对于他/她所生活和活动的社区无重大不良后果。《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三、挪用资金罪欠款怎么办 关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拖欠款项,理应对之采取合法手段予以追查并责令偿还。首先,涉案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将所挪用的资金归还给原所有者,这一行为在量刑过程中将会被视为减轻处罚的重要考量因素。倘若涉案人员未能主动归还,那么司法机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启动追缴程序。然而,若挪用的资金已经被肆意挥霍或者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无法全额追回,受害方仍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涉案人员提出赔偿请求。此外,在实际事件处理过程中,对挪用金额、使用目的、偿还状况、犯罪者的悔罪表现等多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以确定最恰当的处理方法及量刑尺度。 挪用资金罪者虽受刑罚制裁,但归还义务仍存。刑责承担并不免除民事责任,被挪用公款仍需偿还。服刑期满后,犯罪者仍需承担归还挪用资金的民事责任,并负有还款义务。这是法律对公平与正义的维护,确保受损方权益得到保障。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