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条件都有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故意伤害罪的入罪条件都有什么 故意伤害罪的定罪标准都包括哪些要素 第一个构成要素: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具体权利乃为他人的人身权之一——身体权。此处的身体权包含维持人体各个部位及其组织的完整性在内的人格权观念。因此,通常情况下,若伤人者为恶意伤害自我,则不应赋予其刑事责任,除非此种自伤行为中包含的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成分违背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第二个构成要素:客观要件。本罪具体表现形式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该类行为可能体现为积极的行为——包括打击、刺杀等攻击手段,亦有可能体现为消极的不作为——例如对他人生命安危置若罔闻、未能提供必需的应急救援等。除上述内容外,危害行为还须以非法方式实施,即任何可能导致他人受伤的行为均不得为法律所容忍。 第三个构成要素:主体要件。本罪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即所有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本罪的犯罪嫌疑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满14周岁但尚未成年的个体,若其蓄意伤害他人并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同样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一个构成要素: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心态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身行为将对他人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却仍抱持希望或放任此类后果发生的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关于交通肇事罪之法律责任认定之规定如下: 如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之不当行为,导致引发重大意外事故,致使他人身体受重创乃至丧失生命,亦或造成私人与公共财产严重损失等情况者,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若在交通肇事后有逃逸行为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者,则应判定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对于因为逃逸导致他人死亡者,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刑罚,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故意伤害罪的赔偿金额怎么算 在故意伤害类刑事事件中,赔偿金额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疗费用,这部分包括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被害人所造成的所有实际发生的医疗支出以及相关单据凭证;其次是护理费,它将根据被害人家属雇佣的看护人员的收入水平及相应的护理周期进行计算;再次是误工费,以被害人本人的误工时长与收入情况作为依据予以评估;最后是剩余费用,包括营养费,会依照被害人身体受创的程度,参考医疗机构的相关建议来设定。此外,若该行为导致被害人出现残疾状况,则需要额外赔偿残疾赔偿金以及与其康复所需的辅助器械产生的费用;而若被害人因此去世,其家庭成员也有权获取丧葬费以及死亡赔偿金等。以上所有金额的总和,均需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的影响因素,并由法院根据每起事件的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裁定。 故意伤害罪定罪标准包括:侵害他人身体权,即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包括积极作为和消极不作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主观上具有故意心态,即明知行为会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仍希望或放任其发生。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