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嫌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到期后,驾驶证可以拿回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取保候审 |
解答 |
一、涉嫌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到期后,驾驶证可以拿回吗? 在涉嫌交通肇事罪的案件中,在取保候审期结束后,是否能够重新获取驾驶证? 在取保候审的过程中,若您能严格遵循以下条款,便可进行驾驶执照考试: 1.离开居住地时需经过授权机关的许可; 2.地址、工作单位及联络方式如发生变化,请在二十四小时内告知执行机构; 3.在面临传唤时请务必准时出庭,且不得以任何形式妨碍证人作证。关于取保候审案件进入法院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由公安机关完成案件的调查并侦查终结之后,将相关材料递交检察院; 其次,检察院经过仔细审查后,若发现案件刑责轻微,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待该决定被发布后,取保候审即告结束;反之,如果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刑罚既定,则有权提出公诉。这里的法律规定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委托辩护的时间】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或者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要求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转达其要求。 【委托辩护的形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 【辩护人的告知义务】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二、涉嫌交通肇事罪判刑后怎么能假释 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因触犯交通肇事罪而名列其中者,倘若在狱中原样表现出色且已服满至少一半刑期,便有资格请求给予假释。 该项裁决须由执行刑罚之监狱向其所在地区级别的中级人民法院呈递假释建议书,之后由人民法院进行最终判定是否批准假释。 对于这样的罪犯,我们应该看到他们尽心尽力地遵守监狱规定,对教育改造内心充满了热忱,亦展现出诚挚的悔悟之情,没有继续犯罪的潜在风险,这便构成了给予假释的实质性或关键性条件。 然而,只有当罪犯同时满足以下四个重要方面的条件,才能视为“确有悔改表现”: 认罪态度真诚,服从法律判决; 遵守各项罪犯改造行为规范以及严格遵守监狱规章制度; 积极参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学习活动; 爱护公共财物,并不负责任地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三、涉嫌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判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刑事犯罪的量刑标准,我们需要全面深入地统合考虑诸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在交通运输肇事之后选择逃离现场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的恶劣情节,应当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惩罚;而若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行为直接导致受害人身亡的悲剧发生,那么罪犯就必须接受更加严厉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惩处。在对具体量刑进行裁决时,我们会充分权衡事故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例如人员伤亡的数量以及财产损失的程度等等;同时也会认真评估肇事者在主观上的过失程度,以及其是否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赔偿以获取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等相关情节。倘若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能够积极救助受伤人员、主动向警方投案并且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那么他很可能会被认定为自首,进而在量刑过程中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然而,逃逸行为往往会被视为是加重犯罪情节的重要因素。总的来说,最终的判决结果将取决于事例的具体事实和证据材料。 涉嫌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审结束后,能否重获驾照取决于案件进展。取保候审期间,若遵守规定,可申请驾照考试。案件进入法院后,公安调查终结递交检察院,检察院审查后决定是否起诉。不起诉则取保候审结束,可能可重新获得驾照;若起诉并定罪,则驾照问题需视判决而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