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在微信朋友圈发谣言怎么处罚
分类 损害赔偿-名誉毁谤
解答
律师解析:
在社交平台上制造不实言论的事件,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向公安机构进行举报。
虽然有些不实造谣可能未触犯法律规定,但是若涉及治安问题,相关部门依然有权依法施行处罚。
而如果造谣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那么便需要由司法机关来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和严肃处理。
关于散播谣言所共需担当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事责任。
凡是散播有损他人声誉的谣言,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比如停止侵权行为、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等。
其次,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或者发布错误的安全信息,如突发事件、疫情、警情等等,或者采取其他方式恶意干扰公众秩序,均将面临五天以上十天以内的拘留,同时还可能被罚款最高达五百元不等;情节较为轻微的,则可以处以五天以下的拘留或者罚款额为五百元之内的处罚。
最后,刑事责任。
虚假散播有损他人名誉的言论,情节严重的,可能要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等法律制裁。
另外,如果捏造并散播虚构的危险状况、疫情、灾害、警情等信息,而且明知道这些信息属虚假却仍在网络或者其他公开渠道传播,从而严重干扰社会秩序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将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