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侵权父母要列为共同被告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子女抚养 |
解答 |
律师解析:
1.通常来讲,要是未成年人做出了侵权行为,从原则上来说,父母是应该被列为共同被告的。
这是因为父母身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责任去监督和管理未成年人的行为。 当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给他人带来了损害,那么父母就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 2.不过呢,要是能够证明父母已经尽到了监护的职责,并且不存在任何过错的话,那就可以不把他们列为共同被告。 比如说,父母已经把未成年人委托给了其他人来进行照顾,在这个委托的期间发生了侵权行为。 如果能够证明父母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委托义务,比如已经向受托方交代清楚了未成年人的情况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那么就可以免除父母的监护责任。 3.总之,到底要不要将父母列为共同被告,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判断,主要是看父母是否存在监护过错等这些因素。 如果父母在监护过程中存在过错,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列为共同被告; 如果父母已经尽到了应尽的义务,没有过错,那么就可以不被列为共同被告。 案情回顾: 小朱(未成年人)做出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欲起诉。小朱的父母是否应被列为共同被告存在争议。小朱父母称已将小朱委托给小李照顾,他们认为已尽合理委托义务,不应被列为被告。而被侵权人认为小朱父母仍有监护责任,应列为被告。 案情分析: 1、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侵权,原则上父母为法定监护人应列为共同被告。 2、若父母能证明尽到监护职责无过错可免责。如本案中,若小朱父母确已向小李交代清楚小朱情况及注意事项,尽到合理委托义务,可不列为被告,反之则应列为被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