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父母可以立遗嘱继承权吗
分类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解答
律师解析:
父母是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妥善安排遗产继承事宜的,下面为你详细说明:
一、遗嘱的效力
遗嘱是一种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行为。
它是遗嘱人生前,在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律所明确要求的方式,对自身遗产或者其他相关事务作出的个人处分安排。
并且,这种安排只有在遗嘱人死亡时才会正式产生法律效力。
父母作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拥有充分的权利依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通过遗嘱来指定特定的继承人去继承他们的遗产。
这体现了法律对个人财产处分权的尊重和保障。
二、遗嘱的形式
遗嘱有着多种形式,具体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等。
不同形式的遗嘱,法律有着不同的要求。
比如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用笔书写,在书写完成后,还要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清晰地注明具体日期,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而公证遗嘱则需要经过专业的公证机构,按照严格的公证程序办理相关手续,这样的遗嘱在法律效力上更具权威性。
三、注意事项
在立遗嘱时,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首先,遗嘱应当为那些缺乏劳动能力同时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是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的体现。
其次,遗嘱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以免在后续执行过程中产生歧义,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母立下遗嘱,指定小朱继承大部分遗产,却未给缺乏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小胡(小朱的弟弟)保留必要份额,且遗嘱内容模糊,引发小胡不满,双方就遗嘱的效力及遗产分配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关于遗嘱效力,小朱父母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立遗嘱,但遗嘱需符合法律规定,未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小胡保留必要份额,此部分可能影响遗嘱效力。
2、就遗嘱内容而言,因其模糊不清,在执行时易产生歧义,不符合法律对遗嘱内容明确、具体的要求,可能导致该遗嘱在认定和执行上存在障碍。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9: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