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内财产分割的约定有哪些法律效力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婚内财产分割的约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法律效力,具体情况如下:
1.有效条件: 要使婚内财产分割约定有效,需满足多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夫妻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其二,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约定将共同财产用于非法活动。 其三,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像不能约定以不抚养子女为条件来分割财产。 2.对夫妻双方的效力: 有效的婚内财产分割约定对夫妻双方有约束力。 双方应当依照约定来履行相关内容。 例如,若约定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那么在离婚时,就应当按照这个约定进行房产的处理。 3.对第三人的效力: 不过,这种约定一般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也就是说,如果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夫妻一方进行交易,那么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依然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总之,婚内财产分割约定只有满足相应条件才有效,能为夫妻财产处理提供指引和保障。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是夫妻,二人签订婚内财产分割约定,约定将部分共同财产归小朱所有。后小朱想出售约定归自己的房产,小胡作为善意第三人不知情与之交易。小李认为该约定无效且房产是共同财产,不同意交易,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就约定对夫妻双方效力而言,若此约定是二人真实意思体现,未欺诈、胁迫,不违反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则对双方有约束力,小李应按约定执行。 2、对于第三人效力,小胡不知情属于善意第三人,该约定不能对抗小胡,小胡的合法权益应受法律保护。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