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一方给父母的钱离婚怎么办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婚后一方给父母的钱在离婚时的处理,具体可分以下两种情况来分析:
一、赠与性质的情况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获得的财产通常属于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对其有平等的处理权。 若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就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自己的父母,并且这种赠与行为并非是为了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 比如说,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一笔较大数额的夫妻共同存款直接转给了自己的父母,而父母本身生活条件较好,并不需要这笔钱来维持生活或支付医疗费用等。 这种情况下,该赠与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因为这种擅自赠与的行为侵犯了另一方对共同财产的权益。 在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返还相应的财产,以维护自身的合法财产利益。 二、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 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 若一方给父母的钱是用于履行法定赡养义务,例如定期支付父母的生活费用,确保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是在父母生病时支付医疗费用,保障父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等。 这些都属于合理的支出。 在离婚时,一般不会对这部分用于赡养父母的钱进行分割或者追回。 因为这是基于法律规定和道德伦理,子女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婚后,小朱未经小李同意,将一笔较大数额的夫妻共同存款转给生活条件较好的父母,小李得知后不满。此外,小胡婚后定期给父母支付生活费用于赡养,在离婚时,小李认为小胡给父母的钱也应分割,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在小李不知情的情况下转钱给父母,因父母生活条件好并非用于赡养,该赠与行为侵犯了小李对共同财产的权益,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或部分无效,离婚时小李有权要求返还相应财产。 2、小胡给父母的钱是用于履行法定赡养义务,属于合理支出,在离婚时,一般不会对这部分用于赡养父母的钱进行分割或者追回。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