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叫夫妻共同财产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夫妻共有财产,通常被定义为在夫妻婚姻关系持续期间,由夫妻共同持有并支配的财富。
在此期间内,无论婚期长短,除非双方预先订立了相应的财产协议,否则夫妻在婚姻期间获得的任何财产,均视为共同财产,由他们共享所有权。 同时,作为共有的权力,夫妻应对这些共有财产享有同等的处置权利。 然而,对于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置,尤其是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的财产处理决策,必须得到另一半的批准与授权。 一言以蔽之,婚姻关系持续期间,以下类型的财产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所有: 首先是工资与奖金收入(包括但不限于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与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以及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等。 )其次是生产或经由此双方经营所得的利润(即: 夫妻中任意一方进行独立经营、租赁业务或承包运营所得的各类收益。 ) 此外,还包括知识产权带来的收益,如实际取得或已确定无疑可以获取的知识产权相关财产的收益。 再者,由继承或赠与行为获得的财产,若没有明确指定或约定仅将其归属于某一方亲属,则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最后,不符合前几类条件的其他应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如: 夫妻一方以个人财富进行投资累计获得的收益;夫妇双方实际取得或应获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夫妻双方实际取得或应获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用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