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犯罪从轻减轻处罚标准是什么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照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之规定,对待涉及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应给予相应的从轻或减轻处置的司法处理原则。
其判定依据主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涉案者年纪所处阶段。 当其未满12周岁之际,因其身心状况尚不足以承担刑事责任; 然当个体年满12周岁且不足14周岁时,如若触及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或因其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或是采用极端残酷的手段使他人重伤并由此导致严重残疾,而且还有恶劣情节的,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审查与核准后进行追诉,此时他们便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倘若已满14周岁而不满16周岁者,也仅需为特定的重大犯罪行为负责; 最后,当个人年满16周岁之后,则应对所有类型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然而,在具体量刑过程中,涉案者年纪越小,从轻减轻的幅度也就越大。 其次,是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危害程度。 例如,犯罪手段是否残忍、是否初次犯罪、是否有自首立功表现等等。 再者,涉案者的认罪态度及其悔过表现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 如果涉案者能够真诚地承认错误,深刻反省自身过错,积极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并获得对方的谅解,那么这同样可以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的考量因素。 总而言之,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