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污染环境罪的主观要件包括什么
分类 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民事诉讼
解答
律师解析:
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主观层面表现为故意还是过失,这一问题在法律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所谓的故意指的是明知其行为很有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仍旧积极地推进甚至有意放纵这种恶劣后果的形成;
而过失则是指本应预见到自身的行为可能诱发环境污染,但是因疏忽大意而未曾意识到潜在的风险存在,又或是尽管已经意识到了风险,却过于自信地认为可以轻易地规避这些不利后果。
在司法实践当中,对于主客观要件的判定,需要结合全盘考虑行为人的认识水平、具体行为表现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因素等多个维度进行审慎评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二)向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水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的;
(三)致使大量永久基本农田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四)致使多人重伤、严重疾病,或者致人严重残疾、死亡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0: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