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第三人导致环境污染行政处罚办法是什么? |
分类 | 环境保护-环境行政处罚 |
解答 |
一、第三人导致环境污染行政处罚办法是什么?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 (四)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五)吊销许可证或者其他具有许可性质的证书; (六)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种类的行政处罚。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时,应当在法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范围内,综合考虑以下情节: (一)当事人的过错程度; (二)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 (三)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改正措施; (四)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初犯还是再犯。 二、行政处罚的程序是什么? (一)执法人员应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现场查清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 (三)向当事人说明违法的事实、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 (四)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五)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六)告知当事人如对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在决定之日起3日内报本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备案。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应对案件的以下内容进行审查: (一)违法事实是否清楚; (二)证据是否确凿; (三)调查取证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四)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五)处罚种类和幅度是否适当; (六)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理由是否成立。 经审查发现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调查取证不符合法定程序时,应当通知执行调查任务的执法人员补充调查取证或者依法重新调查取证。 环境污染行为是属于严重侵犯了国家有关权益的行为,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不能进行任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情节严重程度不同,对应的处罚也不同。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