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起诉一个人诈骗需要哪些证据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起诉一个人诈骗需要哪些证据 诈骗罪的证据主要包括: (1)、能够证明诈骗犯罪事实的物证。 (2)、被诈骗钱款转账记录、账本等书证。 (3)、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作的陈述。 (4)、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所作的陈述。 (5)、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6)、勘验、检查笔录等。 二、诈骗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 用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该规定定罪处罚。用欺骗方法骗取财物以外的其他非法利益的,也不成立诈骗罪。根据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诈骗行为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行为人设法使被害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以致“自愿地”将自己所有或者持有的财物交付给行为人或者放弃自己的所有权,或者免除行为人交还财物的义务。诈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类。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如果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以欺骗的方法骗回他人久借不还的欠款的,不构成本罪。无论所骗财物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他人所有,或者转归集体非法占有的,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三、诈骗罪从严处罚情节有哪些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遇到诈骗如何救济 1、寻求刑事立案与治安处罚 财物被骗,受害人应当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确有犯罪事实,符合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的,刑事追诉期限为五年,不构成犯罪属于治安案件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六个月。受害人可在六个月内报警,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财物被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受理审查确定案件性质。如果构成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的,法定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不构成犯罪的,治安案件追诉期限为六个月,受害人可在六个月内报警,由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民事诉讼 行为人因诈骗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对法院认定的犯罪金额承担刑事退赔义务,这个金额即使一时没有赔偿,但也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救济方式是通过向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来获得赔偿。法院没有认定的部分,如有相关证据,可以通过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 起诉一个人诈骗需要哪些证据,证据需要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在实施诈骗过程中通过何种方式使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例如伪造合同,能够证明虚假言论的聊天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诈骗罪的认定证据。看完上文内容后,还有其他想要咨询的问题,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会有专业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