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明知无权处分财产仍处分怎么处罚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1、在实践中,无权处分情形下,权利人明确表示拒绝追认可使处分无法律效力。
当此种情况发生于处分之物尚未交付给买受人和买受人还未能支付完毕价款之时,如买卖或赠与合同等均会被认定为无效状态。 然而,若是买受人或者受赠人都抵达善意无过失的情况,那么由无权处分人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同样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权利人明确表示拒绝追认可使得处分失去法律效力。 若处分之物已经实际交付给了受赠方,那么赠与合同无疑会被判定为无效。 基于我国固有法律制度并未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与无因性原则,处分之物最终将回归还给权利人所有;但是在买卖合同签订后,如果买受人未能及时支付完相应价款并且购买却处于善意,这时处分之物并不会被返还给权利人,反而会成为买受人合法拥有的物品。 所以,权利人为此遭受的任何损失,只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予以补偿: 倘若不当得利退还仍然无法填补权利人所有的损失,权利人则有权根据侵权行为法向无权处分人提出损害赔偿的诉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侵权行为实际上是指普通的侵权行为,权利人均须承担更沉重的举证责任。 3、再次强调: 无权处分,权利人拒绝追认,在此种状况下,如果处分的物品已经实际交付给了买受人,并且买受人已经支付完毕全额价款,由于他是善意交易,他将会依法获得处分物的所有权。 面对这种情形,权利人仅能向无权处分人提出不当得利的返还要求。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