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指定继承人有效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遗产继承 |
解答 |
律师解析:
父母指定继承人是有效的,在法律范畴内,这种行为被称作遗嘱继承。
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一、法律依据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遗嘱继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按照规定,自然人有权依据本法相关内容立遗嘱来处置个人财产,还能指定遗嘱执行人。 具体而言,父母既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将个人财产指定给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能够选择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对自然人财产处分权的尊重和保障。 二、遗嘱形式有要求 遗嘱若要具备法律效力,需满足一定的形式要件。 例如,自书遗嘱需要由遗嘱人亲自书写全部内容,然后签名,并注明具体的年、月、日。 这样可以确保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愿表达,防止他人伪造或篡改。 代书遗嘱则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以保证遗嘱订立过程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三、遗嘱效力需判断 遗嘱必须是父母真实意思的体现,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违背其意愿的情形。 在实际生活中,若出现多份遗嘱的情况,一般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不过,这有一个重要前提,即该遗嘱必须同时符合法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这样才能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案情回顾: 小朱的父母立下多份遗嘱,早期遗嘱指定小朱继承财产,后期遗嘱却指定财产由小胡继承。小朱认为后期遗嘱可能存在问题,并非父母真实意愿,双方就谁应按遗嘱继承财产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父母有权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其指定行为在符合法律规定时是有效的,体现了对父母财产处分权的保障。 2、关于遗嘱形式,若后期遗嘱不符合相应形式要件,如自书遗嘱非父母亲自书写等,可能影响其效力。 3、判断遗嘱效力,若小朱能证明后期遗嘱存在欺诈、胁迫等违背父母意愿情形,且该遗嘱不符合法定要件,那么前期指定小朱继承的遗嘱可能更具效力。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