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未成年杀人,法律应如何处罚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规定,针对未成年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的适用处罚如下:
首先,对于尚未达到十二岁且因此导致他人死亡的违法者,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已经年满十二岁但不足十四岁却故意杀人的少年犯,如果罪行严重、性质恶劣,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核批准追诉的,他们则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也就是可能被判处在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较轻的话,也可能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再来,如果违法者已经超过十四岁,并且作出故意杀人的举动时,他们必须负起相应的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可以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不是特别严重,处罚可能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对于受到上述刑事追究的那些不满十八周岁的孩子们,法律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素,首先必须认识到的是,这个罪名侵犯的是他人生命权利这一基本人权。 第二个要素是客观事实,这里指的是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具体情况。 第三个要素是执行主体,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这个犯罪的罪犯。 最后一个要素是主观态度,这部分强调的是行为人必须具备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心理,包括直接的故意和间接的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