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经济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多久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一般为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 三种事由可以中断诉讼时效,重新起算: 1、债权人主张。 2、债务人同意履行。 3、提起诉讼或者仲裁。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1、诉讼时效 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 一般动产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两年。 2、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 即使主债务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确认债权,亦不影响保证人享有的主债权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权。 3、企业如何避免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不受保护的风险 1)风险防范 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如定期对账、逾期付款超过1年的坏账的催收制度等。 2)弥补与补救 面对已经经过诉讼时效的坏账,尽量与其协商确定债务处理方案,以书面形式固定对方同意履行债务的证据(包括债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 经济合同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是3年,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但是有的民事案件并不是两年,比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案件,诉讼时效过了之后不再受法律保护了 总的来说,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很多,起诉应该算是最后的手段。因为是民事诉讼,所以会有规定的诉讼时效。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比以前的两年增加了一年。合同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应当向合同签订地法院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提出诉状。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