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电信诈骗现金怎么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金融诈骗辩护 |
解答 |
一、电信诈骗现金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是会按诈骗的数额来判刑;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从重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九)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三、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1、客体要件。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 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四、电信诈骗的种类有哪些 电信诈骗主要涉及以下几种类型: 1、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机构工作人员,以查缉涉嫌犯罪为名,让被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骗子还会威胁被害人,要求其配合调查,以达到诈骗目的。 2、冒充亲友求助诈骗: 骗子会通过电话或社交媒体冒充被害人的亲友,称自己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帮助,让被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骗子会利用被害人的感情,让其掉以轻心,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3、中奖诈骗: 骗子会以中奖为名义,告诉被害人自己中了大奖,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税费等,才能领奖。被害人一旦支付了所需费用,骗子就会消失,让被害人无法领到任何奖金。 4、虚假投资诈骗: 骗子会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让被害人投资某个项目或产品。一旦被害人支付了所需费用,骗子就会消失,让被害人无法获得任何回报。 必须要确定了诈骗数额才能分析出电信诈骗现金怎么判刑,诈骗罪是属于娄额犯,一般诈骗的金额越多所存在的刑期就会越长,所以,构成犯罪的轻者会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重者是可以按无期徒刑来判决。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