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最长判多久可以缓刑一年?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最长判多久可以缓刑一年? 1、如果最终的刑事处罚是一到六个月的拘役,那么有可能会被宣告执行一年的缓刑。 《刑法》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司法所不接受肯定判不了缓刑。 (1)被判处缓刑的,应当到所在地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是法定的缓刑考察程序,不能违反规定不报到。如违反报到规定,司法所会向县级司法局汇报,并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二、被执行缓刑是不是相当于没判? 1、被执行缓刑并不是相当于没判。 缓刑称暂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缓刑适用条件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 缓刑制度创设的目的旨在使缓刑犯在某种社会组织或机构的帮助教育下,不关押即得到改造,从而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 3、确定是否可以被判处缓刑考虑的因素: (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 (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三、在法律上是不是缓刑就等于不用坐牢? 1、在法律上被判处执行缓刑并不一定意味着不用坐牢。 (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虽然在缓刑考验期内不要求被收监服刑,但只有考验期满未违反规定,原判刑罚才不再执行。若是在考验期限内,违反法规或禁令情节严重的,或者犯新罪、发现判决前的漏罪的,会撤销缓刑,予以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2)如判缓刑,可以不在监狱服刑,但如缓刑期间违反法律规定,可收监执行。缓刑有考验期,如期间遵守规定,无犯罪则期满视为刑罚执行完毕。 2、缓刑的适用对象 (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缓刑的考验期间一般为二个月以上、五年以下,具体考验期是多久,需要作出执行缓刑的法院依据实际情形确定。如果对最长判多久可以缓刑一年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