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
分类 | 工伤赔偿-工伤赔偿标准 |
解答 |
一、无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关于在工伤事故中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涉及的赔偿问题,一般的处理方式通常参考针对实际伤情所对应的赔偿标准。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相关规定,在这类情况下,受害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该法律规定所规定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 另外,即便在未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未能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但在此种情况下,所有的支出和损失都应该由用人单位负责承担。 对于整个处理程序及步骤方面,首先应当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相应的申请。 其次,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住院治疗所需医疗费用、家属的护理费用以及日常生活费用等均需要用人单位承担,而在此期间停止工作的时间内的待遇也必须保持不变,且需由所在单位按照固定周期发放。 待所有治疗完毕之后,应该对受害者的劳动能力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然后结合伤残鉴定的结果提出相应的伤残赔偿请求。 最后,如果用人单位未能提供合理的赔偿方案,受害者可以前往劳动部门办理投诉维权。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二、无劳动合同赔偿标准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自实际雇佣劳动者之日起计算的一个月内与该劳动者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务合同,如果未能遵循此项规定,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直至满一年内,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支付两倍月度工资作为惩罚性赔偿。另一方面,未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须在自实际雇佣劳动者之日起的一个月内与之签署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否则,若在这一年内未能履行该义务,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请求仲裁机构裁决用人单位支付未签署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补偿。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用人单位有未全额交付社会保险金或未支付加班工资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劳动者还有权请求仲裁机构批准其同时请求赔偿这些损失。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签署劳务合同以致使劳动者遭遇薪资亏损、因公受伤、医疗保险待遇到期等不良后果的,除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对损害结果进行赔偿外,还需另外支付总额为损害额25%的惩罚性赔偿金。 此外,劳动监察部门也有权对这样的用人单位提出改进要求,甚至给予严厉的罚款处罚。不仅如此,劳动行政部门也可以根据情况,提出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或者给予相关行政处罚等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对于伤亡事件,即使双方尚未签署合法的劳动合同,受伤方依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相关赔偿标准来寻求适当的赔偿,并且还享有权利向雇佣方索要双倍薪资作为经济上的补偿。如果雇主未能依法为其员工购买正式的工伤保险,那么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所有产生的费用及经济损失都将由雇主承担。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首先向当地劳动保护行政部门提交申请,随后交由用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等相关事项,最后在治疗完毕之后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并提出相应的赔偿请求。倘若雇主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受伤方可向相关劳动管理部门提出申诉以维护自身权益。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