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效力 |
解答 |
律师解析:
无法履行合同的法律依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如下: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 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 2、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如下: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 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 2、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