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损害赔偿金计算方法最新的规定是怎样的 |
分类 | 损害赔偿-人身侵权 |
解答 |
律师解析:
在众多的赔偿项目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名为“精神损失赔偿”的赔偿范畴。
然而,关于如何精确计算出这部分赔偿额度,目前尚无全球性的统一标准可供参考。 因此,各地方的法院机构需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司法实践经验,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具体来说,精神损害赔偿主要用来弥补那些由于侵犯了个人的生命、健康、身体或人格等重要人身权益,或是因为行为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特定物品失去其原有人文价值,从而给受害者以及近亲带来严重心灵创伤的侵权行为。 但是,若仅仅是侵害了一般的财产权利,通常是无法引发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 至于这部分赔偿金额如何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六大方面的因素: 首先,以侵权行为所导致的实际结果为核心依据; 其次,考虑到侵权方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情况; 再次,全面考量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的过错程度; 另外,还要关注该侵权行为的具体目的、手段、场合等详情; 并且,不可忽视的是,行为人是否具备承担赔偿责任的经济实力; 综合所有这些因素之后,最后根据受理此案的审判所在地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具体数额。 但请注意,只有当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才能够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