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后把钱转给父母算共同财产吗 |
分类 | 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
解答 |
律师解析:
婚后将钱转给父母这一行为,在法律层面通常是不算作共同财产的。
在《民法典》的规定下,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以及生产、经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等,都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然而,婚后转给父母的钱,一般被视为对父母的赠与行为。 这就意味着,该款项已经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不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 比如,丈夫工资所得的10万元,这10万元就是夫妻共同财产。 但他将其中的5万元转给了自己的父母,这5万元就不再是夫妻共同财产了。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特殊情况,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该转账行为是为了规避债务等非法目的,那么这种情况下,该款项可能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所以,要确定婚后将钱转给父母是否算共同财产,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 比如转账的时间、转账的目的、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判断结果产生影响。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婚后,小朱将自己工资中的8万元转给了自己的父母。小李认为这8万元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朱则表示这是对父母的赠与,不应再视为共同财产,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按照《民法典》规定,婚后夫妻工资等多类收益为共同财产,但转给父母的钱通常视为赠与,会从共同财产中分离。 2、若有证据表明转账是为规避债务等非法目的,这笔钱可能仍被认定为共同财产。在此案中,需考量转账时间、目的、夫妻间财产约定等因素来判定。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