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律师代为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函是否具备法律效力 |
分类 | 合同事务-合同纠纷 |
解答 |
律师解析:
关于解除合同之相关法律意见书乃受当事人之授权,由专业律师凭借自身深厚的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针对特定对象就解除合同事宜做出详尽、清晰的说明与解释,旨在使收件人能够充分理解在解除合同过程中所可能面临的风险。
然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该份法律意见书本身并不具备直接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合同的实质性根据及程序仍需严格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进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法定程序,具体而言包括: 首先,当事人任何一方如欲依法主张解除合同,应先通过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其次,合同自通知送至对方之日起即告解除; 此外,若通知中明确表明债务人若未能在设定的期限内履行债务,则合同将自动解除,而若在此期限内债务人未能履行债务,则合同将在通知所指定的期限届满之时自动解除; 最后,若对方对于解除合同持有异议,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提出司法或仲裁请求,以确认解除行为的法律效力。 假如当事人在未通知对方的情况下,径直依法通过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途径来主张解除合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合同的解除都会从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被送达给对方之日开始生效。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规定了合同解除的实际效力,包括但不仅限于: 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将立即终止履行; 已履行部分的合同将根据客观事实与合同性质,允许当事人选择恢复原状或是寻求其他合法补偿; 以及有权要求无法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担相应的违约金责任,除非双方事先已有约定或担保合约另有规定。 总之,只要严格遵循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解除程序必将得以顺利且公正地执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