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调解书何时发生法律效力 |
分类 | 诉讼仲裁-判决执行 |
解答 |
律师解析:
一、民事调解书生效条件
民事调解书要发生法律效力,关键在于双方当事人的签收。 当双方在调解书上签字或盖章时,意味着他们从内心认可并接受了调解协议,此时调解便具备了法律约束力。 二、生效后的权利义务 调解书中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随之生效。 比如在合同纠纷调解中,确定的付款金额、交付时间等条款,当事人都应当严格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去履行各自的义务。 三、不履行的应对措施 若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会依据相关法律程序,采取如冻结账户、查封财产等措施,以保障另一方的合法权益。 四、签收前可反悔 值得注意的是,在签收之前,当事人是可以反悔的。 一旦反悔,法院会及时对案件进行全面审理,并根据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签收这个环节对民事调解书产生法律效力至关重要。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合同纠纷诉至法院,经调解达成协议,约定小朱于某日前支付小李一定款项。但在签收调解书前,小朱反悔,拒绝签收,小李认为调解协议已达成应生效,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民事调解书生效关键在于双方当事人签收,小朱未签收,该调解书此时不具备法律效力。 2、因调解书未生效,其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尚未生效,小朱无履行义务。 3、由于调解书未生效,小李不能申请强制执行。 4、小朱在签收前有反悔权利,法院应及时对案件全面审理,再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